近年来,南充市聚焦特殊困难儿童群体需求,以筑牢民生底线、提升关爱质效为目标,于2024-2025年创新实施“筑梦小屋”特殊困难儿童居室改造项目。该项目依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,按照“3+3+5”标准(“三面改造”夯基础、“三区设计”强特色、“五品提升”优功能),累计为全市5至16周岁居住条件简陋的20名困境儿童开展居室改造,推动居住环境合格率、安全性达标率均达100%,有效破解了困境儿童居住环境差的问题。为进一步激加强慈善资源的对接活力,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儿童关爱工作,我县拟开展“筑梦小屋”困境儿童居室改造项目慈善资金筹募,推动构建“政府+学校+家庭+社区+慈善力量”相互衔接的儿童关爱模式,促进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、支持参与特殊困难儿童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。
聚焦困境儿童居住环境痛点,通过标准化、个性化改造,为目标儿童打造安全、舒适、功能齐全的生活与学习空间,切实改善其生存发展条件,助力健康成长。在项目启动后的1年内,完成5个困境儿童家庭居室改造,消除房屋漏水、电路老化、门窗破损等安全隐患,为每个改造家庭配备基础家具、学习用品及照明设备,实现居住环境基础功能达标率100%。
1.安全隐患消除。结构修缮:修补破损墙体、屋顶,加固门窗,更换老化电路,加装防护栏,消除漏电、坍塌、坠楼等安全风险;环境整治:拆除违建杂物,清理潮湿发霉墙面,铺设防潮地面,改善通风采光条件。
2.基础功能完善。生活空间:配置环保床具、床上用品、衣柜,保障儿童独立睡眠与收纳需求;学习空间:配备书桌、书架、护眼台灯、文具,打造安静学习区域; 辅助设施:根据需求增设取暖/制冷设备、无障碍坡道、卫浴安全扶手等设施。
3.环境美化与心理关怀。视觉优化:粉刷墙面、张贴励志主题墙贴,布置绿植、儿童画作,营造温馨氛围;情感赋能:设置“梦想角”,鼓励儿童书写心愿、展示作品,增强自信心与归属感。
项目(活动)(活动)预算
类 别 | 内 容 | 单 位 | 单 价 | 预 算 |
包括人工等等软服务劳务 | 墙体修补、线路改造、墙面粉刷等 | 户/元 | 7000 | 35000 |
包括设施设备等硬件采购 | 床、衣柜、书桌、灯具等 | 户/元 | 3000 | 15000 |
合计 | 50000元 |
项目活动绩效
具体内容 | 绩效指标 |
完成5户特殊困难儿童居室改造 | 数量指标 |
确保居住环境安全、舒适、美观 | 质量指标 |
项目启动后1年内完成 | 时效指标 |
5户特殊困难儿童房屋改造和设备购买控制在5万元内 | 成本指标 |
改善特殊困难儿童居住环境,感受到社会关爱,促进特殊困难儿童健康成长 | 社会效益指标 |
接受改造对象满意率达到100% |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|